Sunday, July 31, 2016

三個時空 兩個巧合


上週看了幾部電影,
有新有舊,有影碟有進場,
有日本亦有荷里活。

《Babel(巴別塔)》,《挪威的森林(Norwegian Wood)》,
《比海還深(海よりもまだ深く)》。
然後發現它們其實有一些絲線脈絡聯繫著。

《巴別塔》跟《挪威的森林》都是2006和2010年都舊電影了,
最近才一口氣看只因為HMV買三張影碟港幣99的特價而選中這兩部,
而巧合地當中出現了同一位女角菊地凛子。

在《巴別塔》四個國家平行發展而串聯的故事中,
菊地凛子演一個聾啞高中生。
有口難言除了跟單親爸爸跟世界跟都市都難以溝通外,亦難以調情,
連找個喜歡的男人插入自己,
以填補長久以來累積的空虚,都不成功。

在《挪威的森林》裡,時代為1968年開始,
菊地凛子演剛滿廿歲的少女直子。
她跟木月,渡邊形影不離,
而木月跟她更是青梅竹馬,看似是完美的戀人。
木月的自殺後來解迷是因為直子的心理生理影響,
木月痛苦於一生都不能得到直子的肉體。
後來直子抑鬱幻聽,
而渡邊的愛注定不能成為代替品,
直子最後也自殺了。

兩個角色都有極相似的特質-
心理的缺失,造就苦痛的人生。
我以前根本沒聽過菊地凛子這特別的名字,
然後也就給她憂鬱的眼神,剛烈的輪廓,
特別的容貎吸引,記住了。

而《挪威的森林》的攝影好美好美。

看完《挪威的森林》才知道攝影師是李屏賓。
直覺上一直會把陳英雄跟候孝賢連線,
風格節奏好近似,有理由相信陳英雄受候孝賢的影響頗深,
而且陳亦自《夏天的滋味》開始找李屏賓攝影。

以前看過是枝裕和受訪紀錄知道理想的導演成就藍本為候孝賢。
其實我看過是枝裕和的電影不多,
早期有名的《下一站,天國!》,《橫山家之味》我都沒看過,
看資料知道他在1993年拍過影錄片《侯孝賢與楊德昌》,我也沒看過。
只由2009年的《空氣人型》開始,《誰調換了我的父親》,《海街日記》,
和剛看過的《比海還深》。

《橫山家之味》看片名,劇照跟劇情一定會令人聯想起小津安二郎,
多少也令人想起候孝賢-始終「師承一派」。
而真正感到喜歡是枝裕和的電影是從《海街日記》開始。
那豐富現實的對白,主人公們對生活不如意的安然接受,
像看小津電影時一樣,看著看著,是會跟著角色們一起微笑的。
是枝裕和少了小津那份深度,但平易近人,
感覺他現在安然發展出電影「職人」的醇厚味道。
於是上週看《比海還深》,感覺很享受。

然後我會找《橫山家之味》來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