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April 11, 2016
香港的政治電影
熱潮漸退下,終於看了十年。
十年不是一部好電影,
但對香港人來說,一定是一部重要的電影。
以前在香港,似乎沒有「開宗明義」的政治電影這類別,
有的記得只如《笑傲江湖》系列對「朝廷」曲線影射中國政府,
或《表姐,你好嘢!》等調侃中港矛盾之類。
在我們印像中,政治電影好像只有在極權國家流行-
中國或近來流行的依朗政治電影,曲線左穿右插流暢自如;
又或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安保時期(如大島渚的《日本之夜與霧》)。
香港人一直沉醉在「安定,緊榮」這泡沫多年,
造就港人普遍的政治冷感,政治這詞似乎離我們好遠....
直至近兩年。
於是這兩年在香港看到很多本土的政治作品-
有藝術,音樂,短片,網站如雨後春荀,
十年是其中迴响最大的之一。
背景假設發生在香港的十年後,
當中五個「假如」都是我們最不想看到而又預期必然發生的現像。
有趣的是這些假如,本土香港人看,中國大陸人看,隔岸台灣人看,
甚至新加坡/馬來西亞華人看,
反應都應該會有很大差異,但又會感到不同程度的切身關係。
客觀上,這電影中的五個故事沙石非常多,
電影語言上是很不成熟的作品,
導者似乎都很急於「直白」表現自己的憂慮,
整部電影中很難找到亮點,
當中的一二算是《自焚者》「假紀錄」這型式頗有趣,
和《本地蛋》廖啟智的演出。
這就跟長期受壓政治的大陸和依朗如行雲的曲線相去甚遠。
十年是政治電影的嬰孩,肢羽成型的開始,
相信從此,政治電影會是香港電影的一門重要類別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