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March 22, 2013

今日,還在上映

前兩天,終於有心情、有時間去看電影,
重拾早已遺忘的情懷,兩天看了三場,
有特別重映的,也有開畫了一陣子差不多開到荼蘼的,
都給我趕上了。

「少年Pi的奇幻漂流(Life of Pi)」、「愛(Amour)」及「乾旦路(My way)」。

三部都是動人的好片。
前兩部坊間早已有雪片般眾的評論,
而乾旦路這部地道的港製紀綠片當然相對少眾而未能廣為人知。

京劇界乾旦有梅蘭芳,亦與程硯秋、尚小雲和荀慧生合稱四大名旦,男性演旦角一時成為風潮。
而粵劇界中的乾旦却似乎前無古人(或者只是沒成功例子),
相反女性演文武生却大放異彩:
我們熟悉的有任劍輝、陳皮梅、龍劍苼等(本人對戲曲認識不深,可參考: 女流第54期文章選讀:反思粵劇反串文化
所以有說在香港投身藝術行業難,
如此看來在粵劇界男生演花旦這道路又如一步一炭火,難上加難,
尤其香港的粵劇市場又越見萎縮,
觀眾群接受改變的能力亦較低(在映後的座談會上,一位老劇迷就發言數落乾旦的種種不是)。

電影第一次上映是去年2012,
當時兩位主角一位三十歲、一位十六歲。
三十歲的王侯偉在二十歲時唱紅線女名曲《打神》奪得「公開組獨唱子喉冠軍」,
別以為從始粵途一帆風順,其實這只是艱途的開端;
粵劇學校不支持他演花旦而不接收,母親多年來不停澆冷水。
於是十年間獨力維持

其間認識了好友譚穎倫。
片中的十一歲的譚穎倫跟著影碟演花旦維肖維妙,戲迷父親跟他對唱亦給比下去。
後來亦開始受業界賞識而得到演出機會。
「轉聲」這天敵不久後却發生了﹣在一次旦角演出中,高音唱不上去,
觀眾即時無情的數落,他只有硬著頭皮把它唱完,
心裡意識到自己的乾旦路已到盡頭,當年他十三歲。
幸而,他後來知道,自己愛的並不止旦角而作改演文武生,
亦發揮他的天才,亦能演活老生及丑角。
不過十六歲的他,亦要面對現實問題:
過早踏足社會,學業工作兩難全,
最艱苦時期每天下課去離島演戲至夜深致每天只能睡兩小時,
片末他坦言:捱不下去了!要面對決擇的時刻。

座談會上導演卓翔亦提到,
譚穎倫因生理成長所限而不能演旦角,
却造就了王侯偉可以在台上繼續演下去,
他們成了臺上的撘檔,
似乎香港劇界只有譚穎倫能跟他同臺。

有趣的是,會上另一劇迷亦有跟進譚穎倫的近況:
因油麻地戲院「活化」為粵劇表演場地,
亦鼓勵青年人參演,
他於是成為粵劇界的紅人 ,演期爆滿。

堅持自己步伐 一步一蓮花。

我會找天去油麻地戲院棒譚穎倫的場。

No comments: